安放時間 惠存思念 丨用一座村史館為離人守住鄉愁留住“根”
項目名稱:大寨子村村史館設計施工
項目地點:陜西·西安
項目面積:約300㎡
村史館設計 展館設計 精誠出品
地面投影指引著我們穿越歷史,開啟舊時記憶。兩側的手繪場景簡潔、有力地描繪了時代洪流中村莊的變化
從數千年前的農耕小村躍然成為璀璨鬧市一隅,從新農村規劃到美麗鄉村建設,有些記憶注定要被卷入歷史洪流中碾碎。
而村史館,就是村落歷史的無聲記錄者,也是村落文化的有力傳播者, 更是鄉村文明的忠誠守護者。
從千年前的農耕小村躍然成為璀璨鬧市一隅,有些記憶注定要被卷入歷史洪流中碾碎。我們把時間安放,將思念惠存,用一座“村史館”記錄鄉村的歷史變遷,為離人守住鄉愁留住“根”。#村史館設計#展館設計#精誠出品
它記錄著鄉村歷史變遷,把時間安放,將思念惠存,承載著一代代人的故土鄉情。
講述大寨子村農耕文化的發展以及農耕用具的展示
由精誠文化科技設計施工的大寨子村村史館位于大寨子村社區,連接著村民的鄉土記憶和新時代鄉村生活。整館圍繞大寨子村的歷史人文、地域風俗、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等內容展開。
村民的娛樂生活——秦腔樂器陳列
在經過多輪的設計探討,我們摒棄了傳統意義上對村史館“鄉土味兒”的刻板印象,將「在地化」和「藝術化」結合,用藝術連接這里的土地、人、空間,并使之互相產生關系。歷經一個月的走訪調研,采訪村子原住民30余人,對大寨子村人文故事、歷史典故的深度挖掘,完成當地老舊物件的登記收集與保存、以及影像資料、老舊照片等信息的整理歸納,設計手繪場景數百幅。大寨村村史館設計
北方農村常見的傳統農業生產工具——石條、石磨、石碾
在落地的表現形式上,它沒有夸張的造型,沒有繁雜的陳列,沒有炫目的多媒體,用簡約的設計語言傳遞“藝術化”的質感,僅僅用數百張手繪照片以及從村民家里收集到的七十多個老物件賦予村史館“在地化”的記憶,將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村莊記憶娓娓道來。
百年大寨,古道風情,用一幅幅手繪場景再現大寨子村工業、商業發展及村民娛樂生活
從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每件物品都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安土重遷的思想,故土早已超越地理范疇,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與精神歸宿。當村莊被拆除,那些承載著故土記憶的物件都是一方水土,一方文明的古老見證。
農村生活場景、日常生活用具陳列
盡管居住地點改變,但村史館讓浸透鄉村歷史的古物件、古民俗永久保留下來,故土的鄉愁猶存,村韻永在。
大寨公社新農村規劃社員花名冊展示
新時代大寨子村的新風貌
從新農村規劃到如今的美麗鄉村建設,這里的每一戶村民都是時代進步的貢獻者,是我國農村演變發展的追隨者,是美麗鄉村的共同建設者。
大寨子村1970年和2021年衛星地圖對比
奔騰的時代下,人人都似一葉浮萍,為離人守護鄉愁留住“根”,這正是成立村史館的意義,也是每一座村史館建設者努力的意義。
在地化的文化知識,是原生態的,經過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適應,已經扎根在鄉村的好土沃壤之中,構成鄉村社區的靈魂。
大寨村村史館設計與施工
推薦案例丨recommend
品牌展示合作交流的新陣地
Park
企業形象展示窗口 實現市場與品牌的共贏
Park
展示多元領域的別樣特色
Park
追溯歷史的滄桑巨變 展望未來發展
Park
講述校園發展歷程 傳承校園經典文化
Park
貴賓熱線:400-900-8922
陜西精誠展覽裝飾有限公司
西安雁塔南路金輝環球中心A座6F
TEL:400-900-8922
服務時間
早8:00-晚24:00